×
您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> 校园要闻 > 正文

潘健翔给滨江学子作“神六—气象水文保障”报告

发布时间:2005-11-03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

发布者

 11月21日学院特邀“神舟六号”气象水文保障专家组组长潘剑翔高级工程师、总工程师来我院作“神六——气象水文保障”报告。

潘剑翔系我校68届校友,参与或组织参与了上百次重要任务的气象保障,特别是在建国50周年国庆首都阅兵和我国载人航天工程“神舟一号”至“神舟六号”飞行任务的气象水文保障中,担任气象水文保障专家组组长,组织军地有关气象部门专家,为任务的完成作出了杰出的贡献。

潘剑翔先后获军队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、二等奖3项,曾荣立二等功1次,三等功2次。1999年被评为总参优秀科技干部,200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,2002年获总参“人梯奖”,2004年被国家人事部、国防科工委、总装备部授于“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”,2005年1月13日,由中央军委胡锦涛主席签发命令,荣立一等功一次。

潘总在简要介绍了载人航天工程后,着重介绍了了神舟六号飞船气象水文保障。神舟六号水文保障面临四个方面预报保障技术难点:(1)浅层风的预报。浅层风是载人航天预报保障的一个难点。发射场要提供箭船组合体垂直转运和发射时80米以下的浅层风预报;着陆场要求提供返回舱着陆时100米以下的浅层风预报。(2)温度预报。在发射场火箭加注时,需要提供逐时的温度预报,有关部门根据逐时温度的变化趋势确定燃料加注量,及转折性天气和异常天气条件下的低温预报。(3)高空风预报。载人航天气象保障,既要考虑高空风对火箭、飞船发射的影响,又要考虑返回舱着陆时高空风对其的影响,不仅要预报高空最大风向、风速和风的切变值,而且要预报从开伞点到地面高空各层的风向风速,供有关部门计算返回舱落点用。(4)海面风浪预报。海面风浪对船舶航行影响极大。热带和温带气旋能造成狂风巨浪,强冷空气也能产生大的风浪。海上的风浪预报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测量船的航行安全和测控。与此同时,还面临着决策保障技术难点。载人航天气象水文保障是陆海空为一体的保障,空中有飞机进行搜索救援,海上有测量船和救捞船进行测控和打捞救生,陆上有发射场、着陆场、应急着陆区和测控站,进行火箭发射、飞船正常和应急着陆以及测控等作业,保障区域涉及四大洲三大洋,横跨南北两个半球,共30多个保障区域。要对这些位于不同区域、不同季节、不同地理条件和不同气象条件要求的点实施气象水文保障,存在着很大的决策保障难度。

从事气象预报工作30多年的潘总,先后参加过300多次气象水文保障任务,有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。在“神舟六号”飞行任务气象水文保障中出色地完成了任务,气象水文保障效果非常好。主要表现在:为箭船组合体垂直转运选择了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;为飞船发射提供了准确的保障决策;为远望一、二号船规避热带气旋提供保障;为飞船返回舱着陆选择了一个理想的天气。

总结这么多年来的实际工作,潘总深有体会地说要当好一名气象水文保障工作者,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:一是扎实的气象基础理论功底。气象基础理论是每一个气象保障人员必须具备的,在实际保障中,要用这些理论去解释当前出现的各种天气现象,推断未来的天气变化。二是丰富的实践经验丰富的实践经验是靠长期实践积累起来的,是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,实践经验多了,再上升为理论,推动理论的发展。三是较强的信息综合能力信息是描述大气过去、当前和未来的状态,目前,气象水文保障人员可获得的信息很多,有高空和地面资料、数值预报产品、卫星资料、天气雷达资料等,预报人员如何充分、合理地综合利用这些信息,对提高预报准确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四是较高的个人素质。个人素质是指个人的工作状态、勤奋程度、创新意识和心理承受能力等,人的智慧是重要的,但没有无私奉献和敢于创新的精神,再多的智慧也是“纸上谈兵”,而良好的心理状态,则有利于预报水平的稳定发挥。(院办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