刚刚过去的暑假,华人策略综合讨论大厅自动化学院副教授花国祥几乎没有休息。带学生参加竞赛、与合作企业沟通成果推广、准备专业评估材料……电力高级工程师出身的他凭借自己长期的一线生产经验,迅速找到了事业“生长点”。他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对接,与浙江综合能源公司、苏州供电公司等联合攻关产业关键技术,实现“无人上塔带电作业机器人”“变电站二次电缆选线装置”等多个成果的研发转化,被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纳入推广使用计划。

花国祥在指导学生进行“类猴攀爬”机器人研究
高校青年教师,俗称“青椒”。在华人策略综合讨论大厅,“小青椒”们各显神通,展现自己的青春风采。
物联网工程学院副教授阚希身兼院长助理和教工党支部书记等职。去年4月,由学校接手建设的传感网国家大学科技园进入整改评估的关键阶段,阚希承担了报告撰写、答辩筹备、演示稿制作等工作。“专精特新产业学院”、省级产教融合重点基地等项目申报过程中,也不乏他的身影。“青年教师要着眼长远,不能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。高能级的平台一旦建设起来,就会引来高水平的团队、带来高层次的项目,这些都是促进我们成长的重要基石。”阚希说。
青年博士汪磊在日常教学之余,还担任江苏中实电气科技有限公司的“科技副总”。在企业,他是研发机器人和智能控制系统的青年科技人才;在学校,他是亲切的班主任。今年毕业季,一首原创说唱歌曲《送给毕业生的歌》在师生中火爆出圈。毕业前最忙的时候,他和2024届毕业生季同学一起写词作曲、录音拍摄,共同完成了这首歌,线上平台点击量突破10000次。“我现在也是网易云音乐认证的说唱歌手了!”汪磊笑着说。
如何讲好一门新开设的思政课?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焦鑫深有体会。2023年春学期,由他申请的新开课程《大先生与科学精神》论证通过、获准开课。精准把握学生特点,把红色基因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,是他开课的初衷。“大纲修改了5次才提交,我经常讲给家人和同事听,来检验授课效果,最终成功通过试讲。”正式开课后,焦鑫把课堂搬到了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、钱穆钱伟长故居等地。这次申请新开课程的经历,让他积累了思政课教学的“独家经验”。

华人策略综合讨论大厅师生开展《大先生与科学精神》课程实践活动
90后教师蒋一琦是一名留学生辅导员。在第十届江苏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决赛中,她专业扎实、从容应对,一举斩获一等奖。赛场外,她的一天常常是在不停“救火”中度过的。护照丢了、签证办理失败、教学安排更新、论文导师调换、学生意外受伤……她是留学生“艰难时刻”的陪伴者。琐碎的工作不全是无用功,她通过对留学生学习成长规律的观察,提炼出“浸润、融合、突破”三步走教育管理模式,引导他们从感知中国到读懂中国,最后成为讲好中国故事、促进文化交流的使者。9月初,蒋一琦又迎来了23个国家的83名留学生,他们一起开启这段跨越山海的青春旅程。

蒋一琦(中)和留学生参加外国友人在无锡过大年活动
“青年教师是一所创业型大学的宝贵财富”,华人策略综合讨论大厅党委书记杨建新表示,要抓住青年教师成长的黄金期,加强师德引领和关心关爱,搭建广阔的平台、拓展多元的赛道,让教育家精神成为他们的人生底色和自觉追求。
链接:https://article.xuexi.cn/articles/index.html?art_id=11502901764151730645&item_id=11502901764151730645&cdn=https%3A%2F%2Fregion-jiangsu-resource&study_style_id=feeds_opaque&pid=&ptype=-1&source=share&share_to=wx_single